進入“細胞時代”,生物科技的飛速發展為腫瘤病患者們提供了一條全新的希望之路,那就是——免疫細胞療法。
在免疫細胞軍團中,隨著CIK細胞療法在臨床研究中取得的諸多積極數據,其治療優勢和潛力也慢慢顯現出來,如今CIK細胞療法正受到重要關注。如果說NK細胞療法是抗腫瘤第一道防線,那么CIK則被譽為“細胞導彈”、“人體免疫突擊兵”,是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的新希望。
01、“細胞導彈”CIK免疫細胞
CIK細胞,全稱是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也被稱為細胞因子激活殺傷細胞。是將人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在體外用多種細胞因子[如抗CD3單抗(CD3McAb)、白細胞介素-2(IL-2)、干擾素-γ、 (IFN -γ)和IL—1α等]共同培養一段時間后獲得的一群異質細胞。
CIK最初是存在于人體外周血中僅占1~5%的T細胞的一類免疫細胞,后經由從外周血、骨髓或臍血分離出來的單個核細胞在體外培養擴增而成。
02、CIK細胞的特點
1、增殖能力強,主要效用細胞CD3+CD56+可增殖1000倍;
2、殺傷活力強,遠優于傳統的LAK細胞和細胞因子γ干擾素、白細胞介素2等;
3、殺瘤譜廣,不受MHC限制,具有廣譜殺腫瘤和病毒的作用;
4、毒副作用小,對正常骨髓造血前體細胞毒性很小,應用時一般無嚴重不良反應。
03、CIK殺滅腫瘤細胞的原理
CIK細胞兼具有T淋巴細胞強大的抗瘤活性和NK細胞的非MHC限制性殺瘤優點。值得注意的是,CIK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很強,如同“細胞導彈”,能精確“點射”腫瘤細胞,且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尤其對手術后或放化療后患者效果顯著,能消除殘留微小的轉移病灶,防止癌細胞擴散和復發,提高機體免疫力。因此,CIK細胞被認為是新一代的腫瘤過繼細胞免疫治療的首選方案。
CIK細胞通過三種途徑殺滅腫瘤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
① 直接殺傷腫瘤細胞:CIK細胞可以通過不同的機制識別腫瘤細胞,釋放毒性顆粒,逐個擊破腫瘤細胞;
② 間接殺傷腫瘤細胞:CIK細胞通過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從而誘導效應T細胞分泌更多的炎性因子,以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或者通過調節機體免疫反應間接殺傷腫瘤細胞;
③ 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CIK細胞在培養過程中表達FasL(II型跨膜糖蛋白)會與腫瘤細胞膜表達的Fas(I型跨膜糖蛋白)結合,從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目前在腫瘤的治療上,傳統放療、化療除殺滅腫瘤細胞外,對正常細胞也產生損傷。因此長期以來,腫瘤的免疫治療備受人們關注。
截至2023年4月,美國臨床試驗數據庫顯示,CIK/DC-CIK細胞治療的相關臨床研究有108項,涉及的疾病主要包括胰腺癌、胃癌、食管癌、膀胱癌、難治性非霍金奇淋巴瘤、結直腸癌、肺癌、肝癌、腎癌、三陰性乳腺癌、急性白血病、B細胞淋巴瘤癥實體瘤和血液瘤。
04、CIK細胞的臨床應用
肝癌:CIK輔助治療原發性肝細胞癌,無復發生存率為68.9%
一項發表在《Immunotherapy》雜志上關于微創治療聯合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治療降低肝細胞癌短期復發率的研究,共入組85例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TACE)和射頻消融治療后的HCC(原發性肝細胞癌)患者,并隨機分為免疫治療組(45名)和無輔助治療組(40名),免疫治療為肝動脈干預自體CIK細胞。
隨訪18個月,85例患者全部存活。接受CIK細胞免疫治療的患者中位無復發生存期長于對照組(16.8±0.7%至15.0±0.8%,P=0.012)。6、12、18個月復發率分別為6.7%、10.0%、8.9%、40.0%和15.6%。免疫治療組無復發生存率為68.9%,顯著高于對照組20.0%(P=0.01)。
乳腺癌:CIK+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組和
中國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大約42萬人,而且近年來發病率每年遞增3%到4%,成為了我國女性新發癌癥病例數之首。
夏建川教授團隊發表在醫學雜志BMJ子刊《J Immunother Cancer》上的一項回顧性研究,共納入310例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術后接受綜合治療的乳腺癌患者,有165名(53.2%)患有TNM I/II期腫瘤,145名(46.8%)患有TNM III期腫瘤。
其中對照組160例(接受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CIK細胞治療組150例(接受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和隨后的CIK干預。)
生存分析顯示,CIK治療組患者的總生存期(OS)率和無復發生存期(RFS)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CIK治療組患者的5年OS率和5年RFS率分別為85.7%和80.8%,而對照組患者分別為72.3%和68.6%。可見,輔助CIK細胞免疫治療可以改善乳腺癌術后患者的預后。
此外,對一些關鍵的乳腺癌亞組進行了生存分析。在三陰性乳腺癌 (TNBC) 亞組中,也發現患者從輔助CIK細胞免疫治療中受益。
在ER/PR+和HER2-亞組中,CIK輔助治療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總生存期。在ER/PR-和HER2+亞組中,CIK治療在改善預后方面也具有潛在價值。
研究中,只有12例接受CIK細胞治療的患者出現了不良事件,包括4例發熱(38-40°C),3例疲勞和厭食,3例關節痛/肌痛,1例惡心/嘔吐,1例一過性高血壓。所有患者均未出現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臨床試驗表明,與單獨使用CIK細胞治療方法相比,CIK細胞聯合治療方法可以獲得更好的抗腫瘤反應和OS率。多個癌種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CIK細胞治療可適用眾多實體瘤,與常規治療手段聯用,顯著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