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肺癌主要的治療方式有外科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介入治療、生物免疫治療以及中醫中藥治療等;此外每年都會有更多的臨床新數據新證據新進展,包括微創外科手術、化療藥物,靶向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等。
外科手術
早期癌癥主要治療手段
19世紀,麻醉技術及無菌技術等逐漸成熟,手術成為治療癌癥的主要方式。能早期就得到診斷,手術仍然是切除原發病灶的有效方法。根據國際抗癌聯盟統計,超過70%的非小細胞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肺癌晚期或局部晚期,目前只有不到30%的患者有機會和條件接受手術治療。
放療
定位組織準確,劑量控制不準副作用大
放療是一種用放射線來殺傷腫瘤細胞的局部治療手段,大多數療效確切,能夠顯著鞏固化療或手術的療效,延長肺癌患者的生存期。相比化療來說,放療定位準確,正常組織損傷小。對射線照到的部位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一般2公分以內的范圍,會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不需要處理的輕微副反應;中晚期、癌擴散范圍較大的病人,照射射線劑量提到很高時,會產生像"地震"的副作用,根據部位不同可能會產生脫發、皮膚出現紅斑、瘙癢、脫屑、黏膜潰瘍、影響進食、惡心、嘔吐等。
但是局部治療也有局限性,因為照射范圍小,不能保證照射區域的完整。所以放療經常配合手術、化療一起實施,這種綜合治療方案,需要醫生對病人情況準確得評估判斷才能有效。
內科治療
以靶向治療為主,多種療法結合為輔
單一的放化療的方法像是"蒙著眼睛打靶",命中率低。抗腫瘤藥物的進展包括靶向藥物的出現,則大大提高了治療的精確度及有效性。靶向治療的前提是要找到正確靶點,一旦明確了致癌的分子靶點,人體內的癌細胞就好像是帶有標志的目標,更容易被狙擊手找到,一槍斃命。
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將成為主流抗癌療法
盡管放療、手術、化學藥物治療還有靶向治療仍然是肺癌治療最主要的手段,但是具體的治療方式要根據病人的腫瘤分期以及體質確定,治療的效果也不能一概而論,主要是取決于病人身體素質,以及對治療的耐受性。
在2015年芝加哥召開的ASCO會議上,公布了抑制劑(抗PD-1藥物)的詳細數據:其對582位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發現使用其他標準化的治療手段,Ⅳ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為9.4個月,而使用了抑制劑(抗PD-1藥物)進行免疫治療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提高到12.2個月,最長的生存期為19.4個月,是常規標準化療法的近2倍。
西班牙馬德里Doce de Octubre醫院的Luis Paz-Ares博士表示這項研究在尋找肺癌新療法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在繼化療對患者無效之后,使用免疫療法較高的生存期令醫生們也很驚訝。
英國癌癥研究學會認為,對免疫系統的研究將是癌癥新療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時建議病人在治療之前要盡量的提升免疫力,改善體質,并要增強身體對治療的耐受性,以確保治療的效果。
據統計,在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各個國家醫療水平的排名中,日本排名第一,日本在癌癥領域的研究和治療都走在世界前列,已經是效果最好的國家之一。
日本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獲得了大量國際技術專利。整個培養過程需按照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標準,在無菌管理的情況下進行培養,質量管理極度嚴格。日本培養增殖并活化的免疫細胞,在向患者回注時能確保97%的細胞存活率,從而達到治療期待的效果。
免疫細胞治療,助力癌癥康復的“新武器”
20歲是人體免疫力的巔峰,無論是免疫細胞數量,還是免疫細胞活性,都處于巔峰狀態。但隨著年齡增長,能保護我們不受疾病困擾的免疫細胞逐漸退化。
對免疫細胞進行高品質的激活和擴增后,重新輸回至人體,此時的免疫細胞功能增強,對受損細胞進行修復與調控,激活休眠細胞功能,增加正常細胞的數量,提高細胞的活性,從而改善細胞的質量,從本源上調整免疫系統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