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8號樓下聚滿了慕名而來的粉絲,除了醫務工作者,很多高校學生、企業研發人員甚至普通市民也守候在現場,不少人扛著專業相機,每個人都自覺保持安靜。
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名醫工作室”帶頭人鐘南山院士步入會場時,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鐘南山院士此行是參加為慶祝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以及配合推進廈門市政府發起的廈門市細胞治療研究中心建設工作,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辦的“廈門細胞(生物)治療臨床研究研討會”。
本次會議主題是“加快廈門細胞治療研究及促進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會議以轉化醫學為切入點,以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相結合,邀請國內外頂尖的細胞治療基礎研究及臨床診治專家,瞄準細胞治療研究最新研究動態和進展,緊緊圍繞從細胞治療的臨床監管、治療規范、細胞治療安全性,新型細胞治療技術、實體瘤治療、腫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熱門議題進行研討。
會上,鐘南山院士蒞臨現場致辭并作了題為《細胞治療的展望》的精彩學術報告。
鐘院士表示: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很有挑戰性,這項工作需要基礎研究和臨床的緊密結合,更需要多方多部門的共同努力。
細胞治療可用于組織、器官的修復再生,相關研究和應用很有前途,但也充滿挑戰。鐘南山院士說,這項工作需要基礎研究和臨床緊密結合。
21世紀,發展生物技術、搶占生物經濟的制高點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國務院《“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將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腫瘤免疫細胞治療、CAR-T 細胞治療等新型診療服務列為發展的重點任務。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醫療科技發展中,細胞治療領域必定會成為新的高速賽道。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湖北省科技廳便將干細胞治療技術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所致重癥及危重癥肺炎的臨床研究項目立項。
2月初,河南啟動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應急科研攻關專項,其中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高危人群和患者免疫功能評估和免疫治療”項目。
李蘭娟院士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疫情前期的幾例患者證明干細胞治療能改善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并鼓勵此次新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癥患者嘗試干細胞治療。
2月中旬,國務院召開的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介紹,干細胞技術在符合應用規范和臨床試驗規范的前提下,對若干重型患者進行了治療,并充分顯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人民日報也做了相關報道。
細胞治療技術在這次疫情當中的突出表現,讓人們看到了細胞應用的重大作用,因此也開始意識到細胞資源的重要性。
這次疫情,促成了醫療行業的產業結構重組與轉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前沿的醫療方式開始被廣泛接受,站在大健康新浪潮的風口上,相信細胞技術與再生醫學將會取得飛躍式的突破,未來可期。